县区新闻

南昌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昌新闻 >> 县区新闻 >> 正文

湾里管理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日期:2024-12-08  来源:南昌新闻网  分享到:  

擦亮生态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南昌新闻网讯 多年来,湾里管理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打出防治污染、修复生态、集约资源、发展产业的组合拳,让生态“含绿量”、发展“含新量”、经济“含金量”同步提升,城乡处处日新月异、生机勃发,一个有色彩、有温度、有活力的“城市中央公园”正在迅速起势。

  绿色工业向新而行

  湾里工业紧跟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大潮,现拥有上市公司1家,规上工业企业32家,涉及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电缆、医药、建材、食品等多个产业,也实现了工业的“绿色”转变。

  湾里管理局不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导指导辖区内的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主动节能降耗,从工艺改进、绿色采购、数字升级、精准管控等多维度实现全过程减碳。

  在位于湾里的江中药谷,今年5月完成了2台共7蒸吨燃气锅炉的低氮燃烧改造工作,改造后的锅炉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从之前的120毫克每立方米左右降至约20毫克每立方米左右的水平,氮氧化物减排率达80%以上。

  在湾里江中药谷生产基地,生产中剩下的药渣用于禽畜饲养,有效解决中药渣的处置难题,降低了养殖成本;日处理量1000吨的中水回用系统,可将处理后的中水回用于厂区景观补水和绿化灌溉用水,年节水量达14万吨。在湾里管理局生态部门的指导下,江中药谷还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减碳,推动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作共赢。

  据统计,2023年以来,湾里管理局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23.9%;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7.0%,单位GDP能耗下降3.0%。滕王阁建工、华蒲电缆、滨江建材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顺利开工,盛华有色、金杯赣昌等技改项目加快推进;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均为历年最高。

  生态家园向绿而行

  在湾里天河矿坑公园内,退休市民陈盛根正在散步,他告诉记者,湾里近几年的生态建设成效有目共睹,特别是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过程中,城市形象大幅提升。“看看这漂亮的公园,感觉在湾里生活养老很幸福。”陈盛根笑着说道。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湾里管理局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持续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不断丰富“生态梅岭,幸福湾里”总体形象,森林覆盖率高达73.27%,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9.18%,“15分钟公园圈”提升了城市颜值品位。今年6月,梅岭生态旅游度假区成功荣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英雄城再添一块金字招牌。

  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湾里强化工业污染管控,推进治污项目建设,推进“四尘”精细化治理。特别是2017年以来,湾里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突出问题,全局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环境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

  同时,大力整治河湖“四乱”,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碧水保卫战各项工作,建设人水和谐幸福湾里。其中,城区4条水系监测断面均有明显改善;省控长麦桥断面1月至6月水质均值为地表水III类,达到考核目标;全局持续保持无黑臭水体。“越来越多的候鸟在湾里落脚、栖息,其中不乏白鹭、夜鹭等水鸟,说明这里水质及环境好。”湾里管理局农林办河长股股长王慧说。

  城在绿中、人在景中。从“增加绿量”到“涵养颜值”,湾里的“颜值”和“气质”持续提升。

  乡村蝶变向美而行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湾里管理局探索生态旅游发展之路,生态旅游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果说城区的生态公园是“客厅”,那么东源村、太平村、楠树坪古村、卫东村等一批看得见水、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便是人们放飞心情的“福地”,月亮湾、千年古银杏树、油菜花海、577空间、铜源峡等独特自然人文景观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最美记忆”。

  随着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湾里美丽乡村的内涵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

  今年以来,湾里管理局把推进“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以绣花功夫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聚焦“旅游观光+美丽乡村”建设。以S417旅游公路为主线,依托招贤镇、梅岭镇、太平镇旅游文化基础和山水资源优势,以休闲观光为主题特色,结合蟠龙峰、知秋园、月亮湾等景区游园,展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独特风光。聚焦“产旅融合+特色产业”建设。以罗梅公路和南安公路为主线,依托梅岭镇梅岭时光、东昌生态采摘园、罗亭镇农业示范园等资源,积极培育田园观光、特色采摘、农产品加工等新业态,打造产旅融合、乡村美食为一体的现代化新乡村。聚焦“康养休闲+乡村旅游”建设。以太平心街为中心南西北延伸,依托太平镇民宿及旅游产业资源,积极拓展现代农业发展,打造一批休闲型、观光型、旅游型枢纽村庄,推动形成与民宿建设相适应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格局。(万晨 洪观新闻记者 殷思萌)

【 编辑:胥岩 】

南昌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转载稿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南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南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南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果本网所转载稿件的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ncnews@ncnews.com.cn)或电话(0791-86865371,0791-86865387)通知本网,本网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洪视频

    载入中...

看南昌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