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新闻

南昌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昌新闻 >> 县区新闻 >> 正文

青山湖区做实“民生呼应”办好群众“心上事”

日期:2024-12-06  来源:南昌新闻网  分享到:  

   积极探索推进政务服务、城乡建设、司法救助等重点领域改革——

  创新开发室内装饰装修审批APP,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打通农村公路的“毛细血管”,拓宽村民增收新路子;成立全省首家“基层湿地联合保护修复工作站”,凝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合力……

  民之所盼,施政所向。今年以来,青山湖区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以“民声”定“民生”,积极探索推进政务服务、城乡建设、司法救助等重点领域改革,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实现装修审批“掌上办”

  赖思龙在青山湖区塘山镇经营一家面馆,最近准备对店铺进行翻新装修,带着一堆材料来社区便民中心询问审批流程时,社区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青山湖区室内装饰装修备案系统。

  按照备案系统的提示,赖思龙填写了相关信息和上传了必要的材料。仅仅过了几天,就收到了审批通过的通知,这让他又惊又喜,“以前听说装修审批很麻烦,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真是省时省力。”

  受益于这款备案系统的还有青山湖区的一家小型装修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张晶晶坦言,以前他们为客户办理装修审批时,需要多次往返于不同部门之间,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通过这款备案,可以在线提交申请,并实时查看审批进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室内装饰装修审批流程复杂,为了解决群众多头跑的问题,我们协调区住建局、区政数局多次进行会商,探索开发了室内装饰装修备案审批系统。”青山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办公室负责人严森说,该备案系统具备申报、审批、后台配置以及前端服务等功能。

  据了解,该备案系统依托“赣服通”青山湖分厅进行线上运行,实现企业群众投资额100万元以下或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房屋室内装饰装修的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同时拥有二维码防伪溯源能力,可通过调取后台流程审核、室内装饰装修备案登记单等数据进行监测,在简化审批流程的同时确保房屋装饰装修工程“有人管、有人盯、有人查”。

  自8月1日上线至今,该备案系统已受理申请共计603条,审核通过率100%,并同步公布了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以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堵塞了违规执法漏洞,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我们正在加大装饰装修APP宣传推广力度,通过执法人员上门入户宣传、发放操作指南、播放视频指南等不断提高企业群众知晓率、利用率。”严森说。

  拓宽乡村振兴“快车道”

  走进青山湖区罗家镇棠溪村江熊自然村,只见进村道路宽阔平整,道路两侧的河流、田园、村舍相映成趣。自然风光尽收眼底,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过去这条路只有3米宽,相当于一条单行道,我们当地的农副产品运输很困难。政府把道路修好了,收购的车辆也能进来,我们在地头上就能销售出去。”说起这条进村道路,村民江财桂感慨地说。

  江熊自然村进村道路是村民生产生活的必经之路,也是江熊自然村通往市区主干道,每天来往车流量大。随着农村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以往3米宽的水泥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日益突出,道路拓宽迫在眉睫。为此,棠溪村委会决定对江熊自然村进村道路进行拓宽硬化,进一步推动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方便辖区村民出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该路段十分狭窄,大型农业机械和运输设备难以进村,给村民的生产经营带来极大不便。我们对道路两侧的岩土进行挖掘,对路面进行现浇拓宽,并对加宽路段予以硬化处理。”棠溪村党委书记虞庆华说。

  目前,这条道路已经于10月底完工,改造路段长度0.8公里,由原来的3米加宽至5.5米。道路通车后,为该村183户村民提供安全、便利的出行条件,更为田间作业、温室大棚的管护和采摘、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道路的拓宽,不仅打通了农村公路的“毛细血管”,更拓宽了村民增收新路子。“以前路窄,门口经常堵车。道路改造后,行车也安全了,自驾来我们这儿旅游、采摘的客人更多了。”刘海英经营的棠溪农庄,得益于乡村主干道的拓宽,游客们纷至沓来,体验乡村田园的乐趣。

  交通兴则百业兴,道路畅通则百业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罗家镇结合因地制宜,为全镇5个村修缮道路11公里,实施雨污管网分流18公里,构建农村“内联外畅”的交通运输通道,有效带动辖区农文旅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铺就司法为民“幸福路”

  今年2月以来,青山湖检察院紧贴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围绕民生热点以及重点人群全面履行检察职能,持续做实做优“检护民生”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青山湖区依托“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检察监督与劳动监察协作机制”,综合运用民事支持起诉、民事检察和解等方式,帮助100余名农民工足额拿到80余万元工资。扎实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专项活动,共向27名妇女发放救助金18万余元,司法救助质效不断提升。联合公安、法院共同制定了《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细则》,明确受案范围,规范介入程序并引入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特殊程序,有效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同时,引入社会专业力量,与社工服务社、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签署《未成年被害人医疗救助合作协议》,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被害人不受“二次伤害”,减轻生活负担。

  聚焦重点领域监督推动保障民生安全,加大电信网络诈骗办案力度,协同防范和化解电信网络诈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聚焦“水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等重点内容开展专项监督行动。深入排查高标准农田建设“非农化”“非粮化”等公益损害问题,通过卫星图斑比对和现场核查,以检察建议的方式,督促属地政府对两起违规占用耕地硬化场地问题进行依法处置,牢牢守护人民群众的“粮袋子”,并成立全省首家“基层湿地联合保护修复工作站”,凝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合力。(洪观新闻记者 邬靓

【 编辑:何珍燕 】

南昌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转载稿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南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南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南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果本网所转载稿件的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ncnews@ncnews.com.cn)或电话(0791-86865371,0791-86865387)通知本网,本网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洪视频

    载入中...

看南昌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