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昌

南昌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昌新闻 >> 今日南昌 >> 正文

南昌市全力打造安居宜居乐居城市

日期:2025-01-11  来源:南昌新闻网  分享到:  

精雕细琢城市空间 服务百姓美好生活

  广厦千万间,城市换新颜。一年来,我市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等方面做了诸多探索,形成了群众触手可及的建设成果,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全力托起群众“安居梦”

  2024年,我市高质量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改造、“城中村”改造、自建房整治重建等民生工程,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筑牢百姓安居梦。

  在东湖区体苑小区居住了20多年的田大爷,去年终于体验到了乘坐电梯直达家门的便捷:“现在上下楼很方便,再也不用为爬楼梯发愁了!”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既是百姓生活中的关键小事,更是关乎群众福祉的民生大事。为积极解决“上下楼难”问题,我市目前已完成21190个单元加装电梯适宜性评价,并广泛开展加装电梯民意调研,收集加装电梯意愿和需求。同时,将居民加装电梯的财政补助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50%,明确加装电梯业主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住宅维修资金的路径和金额,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提高加装意愿,推动项目尽快开(竣)工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工705台电梯加装工程。

  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石泉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是南昌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该村有1300余年的历史,总用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拥有房屋135栋,整体环境较差,基础设施欠缺,涉及5260名居住人口,其中,流动人口高达4000人。属地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整治提升措施,使石泉村实现了从“城中村”到“城中景”的华丽蜕变,打造了文泉艺术公园等城市更新优秀案例。

  为实现从“城中村”到“城中景”的华丽转身,我市在全面摸清全市城中村现状基础上,编制了《南昌市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明确了城中村改造具体方式。2024年,全市共启动26个城中村项目,完成改造19066户,安置房开工14145套。

  我市还扎实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推动全市1364栋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全部完成整治销号,非经营性自建房整治销号4397栋。同时,我市加强城镇C、D级危房常态化巡查,全市城镇C级危房共维修加固1683栋,城镇D级危房共完成整治778栋;持续开展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186户,完成率100%,纳入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5万余户,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

  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在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我市住建部门持续发力,既注重助企纾困,又着力惠民利民。

  我市积极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打出一套“组合拳”:优化商品房预售许可条件,支持优质楼盘早上市、早销售,持续加大“好房子”住房供应力度;取消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下调首套、二套个人住房商业性、公积金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在全省率先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2024年7月,我市再次优化调控措施,发布楼市新政26条,出台住房“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居民改善和刚性住房需求,有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在政策利好与节日促销活动的双重推动下,我市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显著的企稳迹象,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续释放,红谷滩区、南昌高新区、南昌县等区(县)新房销售量持续提升。2024年10月,全市新房网签面积同比增长52.87%,环比增长20.49%;2024年11月,新房网签面积仍保持稳定增长。

  走进位于红谷滩区的鸿鹄梦·青年公寓,只见满满怀旧感的“唱片墙”,彰显着青年人的个性和审美。咨询台前,几位年轻人正向工作人员了解公寓租金、水电燃气费用以及配套设施服务等。

  “鸿鹄梦·青年公寓是红谷滩区2024年度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受理公告发出后不久,我就预约来看房了。第一印象就是非常开阔温馨,家具家电全新,周边风景环境也很好。”年轻人邬佳佳是这里的第一位租户,她表示,这套公寓性价比高,而且舒适度、安全性很好,通勤距离只有两三公里,十分方便。

  为进一步扩大保障对象范围、加大租金减免力度,我市将2.59万户家庭纳入全市公租房租赁补贴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依申请“应保尽保”。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出台《南昌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房源按政策逐步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使用管理范围,并加快落实具体筹建地块和转化房源,让新市民、青年人住有宜居、居有所安。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6.4万套(间),已交付4.4万套(间)。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我市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目标,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让南昌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地处青云谱区解放西路762号的1962文创园前身是南昌大众印染总厂。在南昌城市更新行动的推进下,曾经荒废的南昌大众印染总厂的老厂区“摇身一变”,成了1962文创园,让工业遗产实现了蝶变新生。

  “‘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制度机制试点’意义重大,能否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实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城市体检的工作质量。”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薛凯喜表示,2024年,该局把城市体检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指挥棒,从“好房子、好小区(社区)、好街区、好城区”四个维度构建了79项指标体系,全面评估城市“健康指数”,深入查找短板弱项,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治建议清单,作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依据。

  2024年6月,我市主动争取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目前正在重点围绕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老旧片区更新改造4个方面制定工作方案,并建立城市更新行动项目库,共有126个项目入库。

  为守护城市根脉、传承历史文脉,我市坚持“保护第一、修旧如旧”原则,全面抓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历史建筑保护,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课程进市、县两级党校,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内已公布的68处历史建筑精细化测绘。同时,积极推动万寿宫、绳金塔等文化街区活化利用,让历史建筑及蕴含的文化元素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涵养市民精神、驱动城市经济。

  民以居为安,民生居为先。接下来,我市将继续紧抓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积极为人民群众打造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让城市发展更有质量,谱写千万市民幸福生活的新画卷。(洪观新闻记者 刘冕

【 编辑:谢凡洋子 】

南昌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转载稿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南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南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南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果本网所转载稿件的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ncnews@ncnews.com.cn)或电话(0791-86865371,0791-86865387)通知本网,本网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洪视频

    载入中...

看南昌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