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江西智成飞桨科技有限公司携自主研发的AI验布机亮相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这是继青山湖区部分针纺企业使用其解决方案后,该公司带来的又一重大技术升级。
今年以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工业场景成为应用蓝海。在这场竞逐赛中,南昌制造业正以全新的速度抢占产业新风口——通过招商引资,汇聚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抢占发展高地,在人工智能赛道持续释放新活力。
风起
在青山湖区,穿梭的AGV(无人搬运)小车,装载着成品在设定的路线奔走;“5G+全息感知体系”担当“质检员”,检查产品是否合格;5G智能系统,时刻监控环境变化、厂区工作人员各种操作细节……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出现在当地多家针纺企业的全流程智能生产线上。
“我们的研发团队与外资企业同台竞技,成功获得一份13条FFC线缆总产线的检测订单。”江西智成飞桨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算法工程师刘佳豪告诉记者,“如果FFC排线外观有瑕疵且无法修复做成成品时,会导致大量排线报废处理,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为此,他们团队搭建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AI视觉检测系统,用于FFC排线外观瑕疵检测和间距尺寸的测量。
作为我省唯一的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智成飞桨研发了20余套检测系统,完成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开发400余套,覆盖工业质检、城市管理、社会安全、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在位于南昌经开区的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高端空调压缩机生产线上,大多数关键部件实现智能化生产,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拧螺栓。“这是我们全新升级改造的自动化装配线,每7秒钟可装配一套产品,人力大幅减少,产品的安全性、质量的稳定性有了保障。”公司数字化团队成员皮青雄说。
车间生产现场信息化的运用,来源于南昌海立电器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大量智能工业机器人应用于生产,让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8%,能源利用率提高6%,劳动生产率提高12%以上。
从人工智能技术在众多场景的应用中可以窥见,AI之风已然吹向千行百业,正在广泛的领域加速改变生产生活,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聚链
在重塑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人工智能作为一个产业,其自身也在飞速成长壮大。在这个产业“新风口”中,谁能赢得先机?南昌加快推动科技型企业角逐人工智能赛道,成为产业版图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位于红谷滩区的江西讯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科大讯飞在南昌设立的全资机构,其主要依托科大讯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引育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同时设立产业加速中心,为入驻的企业提供包括497项平台技术及一站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内的讯飞开放平台AI技术。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智’提质,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作用。入驻南昌一年多以来,我们的南昌产业加速中心已吸引4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团队落地。”江西讯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查伟旭说,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在AI算法、大模型、数字人、解决方案等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以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基层人工智能辅诊诊疗系统已在全省100个县区实现全覆盖,AI辅助次数为2395.9万。
在新建区,特斯联(南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物联智造体硬件产品为主要落地产能,打造基于分布式的国产化智能空间全系解决方案;深兰机器人(南昌)有限公司引进国内领先的清洁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医用灭菌机器人等产品生产线,打造集展示、研发、生产于一体的深兰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通过AI技术结合,自主研发热敏灸机器人。
在南昌,类似这样钻研技术创新、发力人工智能的企业和机构还有很多。随着相关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的加速汇集,一条从技术层面到应用层面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已在南昌初步形成。2023年11月,《南昌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2023—2026年)》出台,明确提出打造8条制造业标志性产业链,8个优势明显、集中度高、关联性强、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的目标。
竞逐
近日,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24)》报告,2024年江西在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总体评价指数中处于第二梯队。人工智能是南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和打造未来工厂的关键。近几年,南昌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工程,不断提升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同时,科技和人才资源的不断集聚,也为南昌未来产业的发展注入动能。
9月5日,第九届“创客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在南昌落下帷幕,21个杰出项目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共有368个来自27个省、77个市区的创新项目踊跃报名。其中,不乏来自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顶尖学府的优秀项目,涵盖了计算能力、数据质量等AI基础设施,以及框架平台、算法、通用技术及AIGC应用的广泛领域,充分展现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生机与创新活力。
此次大赛吸引、挖掘和培育了一批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企业和团队,有效匹配各类创新创业的服务资源,精准服务优秀项目成果的转化落地,为南昌市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抢占新兴赛道,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近期我市印发了《南昌市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指出,到2026年,南昌市面向未来的产业基础更加牢固,未来产业发展逐步起势,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初步构建集先进技术研发、高端智能制造、前沿场景应用于一体的未来产业生态体系,未来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洪观新闻记者 高学斌)
1、本网转载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转载稿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南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南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南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果本网所转载稿件的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ncnews@ncnews.com.cn)或电话(0791-86865371,0791-86865387)通知本网,本网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