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扎实做好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加强法治宣传、培养法治人才等工作,努力开创法学会事业发展新局面。”在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大会,向全国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致以问候,并对做好法学会工作提出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中充分肯定了新时代各级法学会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的积极贡献,对新征程法学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重点任务,为法学会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书记的致信,必将激励全国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中国法学会是党的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底,中国法学会共有个人会员86万余名,成立学科、专业、专门研究会达51个,基本涵盖法学各个学科。从全程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到围绕增值税法、民营经济促进法等重点立法项目建言献策;从开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试点,到培育法治人才;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到推动法学交流合作……法学会积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出全面依法治国“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中国法学会作为法学界、法律界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要发挥好法学会联系面广、群英荟萃等优势,聚焦法治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直面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各级法学会要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和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要繁荣法学研究,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深化法学理论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围绕制约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问题,紧盯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有效开展法治实践工作;要发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作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工作。要加强法治宣传,持续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等活动,用好新媒体平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要培养法治人才,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遵循法学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法、国别法的涉外法治紧缺人才。
人法兼资,而天下之治成。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法治自信,强化使命担当,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扎实工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央视评论员
1、本网转载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转载稿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南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南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南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果本网所转载稿件的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ncnews@ncnews.com.cn)或电话(0791-86865371,0791-86865387)通知本网,本网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