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

南昌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正文

大学生为山区儿童和老人织围巾

日期:2025-01-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近日,重庆市巫溪县支教教师王江涵,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组学校学生和村中老人戴围巾的照片,获得众多网友点赞。

  原来,这些围巾都是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们亲手织的。在评论区,有不少参与了织围巾活动的大学生分享心得。有人说自己织了7条围巾;有人说,看到照片感到又惊喜又愧疚,因为觉得自己织得不是很好;还有人说自己明年还会继续织,“希望小朋友们能度过一个个温暖的冬天”。对此,王江涵表示感谢,说:“你们的用心,大家都收到了,实在太温暖了!”

  王江涵介绍,目前她正在距离巫溪县城两小时车程的兰英乡西安小学支教。“学校的海拔约1500米,冬天最冷的时候,气温达到零下5℃左右,围巾正好能派上用场!”

  今冬,学校共收到100条围巾,其中一半留给了学校里的小学生,剩下的送给了村里的老人。王江涵说:“孩子们收到围巾后,都非常高兴。围巾的包装袋里,还有哥哥姐姐们准备的明信片,上面写着大学生们对孩子的祝福和期望。孩子们一个劲儿地问,‘织围巾的哥哥姐姐长什么样?’‘大学生活是什么样?’。村里的老人们也很开心,大家笑得合不拢嘴!”

  重庆市南岸区青影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员周女士是本次捐赠围巾活动的负责人,她也是西南政法大学的毕业生。周女士介绍,此次活动号召大学生为山区儿童和老人织围巾,送去冬日的温暖。今年大家一共织了3000多条围巾,已全部送出。其中,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织了近2700条,重庆邮电大学的学生织了300多条。围巾寄送的地点,包括重庆、四川、湖南和新疆等地。

  “很多在校大学生织围巾,都是根据教学视频自行摸索、学习。不少同学非常积极,织了不止一条,有人从暑假就开始织了,十分令人感动。”周女士说。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大二学生贺达雨,参与了本次织围巾的爱心活动。他一共织了10条围巾。“除了我,寝室还有一个男同学也参与了这个活动。我们都是学习之余,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的,把碎片时间都利用了起来。”贺达雨表示,在得知山区的小朋友和老人已经戴上自己亲手织的围巾后,“感觉很有成就感,明年我也会继续参加这个活动”。

  许多网友表示,这一活动让人感到“心里暖暖的”。网友“星星”说:“这样送爱心的活动真不错,为志愿者和大学生们点赞!”网友“艾瑞斯”说:“用心编织的礼物真棒!我也想加入,用自己小小的力量温暖他人。”

  

  

  

【 编辑:胥岩 】

南昌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转载稿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南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南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南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果本网所转载稿件的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ncnews@ncnews.com.cn)或电话(0791-86865371,0791-86865387)通知本网,本网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洪视频

    载入中...

看南昌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