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题:让中药饮片联采有更科学的标准——透视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采购
新华社记者
全国中药饮片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近日公示,覆盖31个省份,45个中药饮片品种,拟中选企业598家。
长期以来,中药饮片存在标准不统一、质量差异大、价格波动大等特点,实施集采的难度很大。如何更加科学地制定集采标准?如何促进道地药材应用?如何建立全过程的质量追溯体系?相关部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如何克服标准不一致?科学制定等级标准
2023年,山东牵头15个联盟地区完成21种中药饮片集采。2024年,中药饮片采购联盟首次扩大到全国。据悉,本次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采购覆盖黄芪、党参等45个临床常用品种,近3.2万家医药机构需求量合计达9700多万公斤。
面对如此大的需求量和中药饮片标准不一致的难题,如何科学制定等级标准?
山东省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首先,对集采品种进行前置筛选。本次联盟采购以临床用量大、假品伪品少、价格相对稳定为遴选原则,先后多次组织专家研究,最终确定纳入45个品种;其次,将45个品种进一步细分为统货、选货两个质量等级,分组竞争,体现优质优价,也满足医疗机构不同层次质量需求。
据了解,统货指没有经过质量分级统装的药材,即将不同大小、质量、规格和品级的药材混合在一起销售或使用,不进行额外区分;选货则指经过筛选挑拣、等次分明的药材,药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通常更为一致,且杂质较少,具有更高的品质保证。因此,选货的价格通常高于统货。但无论是统货还是选货,都应是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标准选择出来的质量优良、功效稳定的中药饮片,均应符合中国药典中的有关标准。
同时,考虑到不同省份中药饮片的炮制规范不一致、不同省份医疗机构用药差异、生产企业区域化供应等现状,本次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采购在统一规则下,采取了以省份为单位的评标方式,更好地保持各省份临床用药相对稳定,促进中选企业稳定供应。
如何促进道地药材应用?综合评价反映中药饮片特点
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是否为道地药材等因素,直接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和价格。
山东省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中药饮片联盟采购,将道地药材、追溯体系、趁鲜切制、企业信用等指标一起纳入综合评价。对企业药材产地符合国家、各省份官方道地药材目录的,分别予以不同分值支持,引导企业提升供应饮片质量。
“在开展价格竞争的同时,中药饮片联盟采购的综合评价考虑了价格、质量、供应和种植等方面因素,更好反映中药饮片的特点。”这位负责人说,此外,还引入了医疗机构认可度指标,通过全国860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投票”,反映临床对某一产品疗效的认可程度。
如何保质保供?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的追溯体系
建立追溯体系是实现中药饮片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的重要手段,也对保障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山东省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联盟采购设置了追溯体系指标,对于实现中药饮片生产、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销售等环节追溯设置不同得分,引导企业实现全过程追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好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同时对企业自有种植基地和签订供货协议种植基地予以支持,使中选企业的供应能力以及抵御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更强,产品质量更稳定。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当前,国家及各地方正在积极推动中药饮片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尤其是经济发达省份和药材生产大省,均根据各自中药饮片行业特点,探索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据悉,本次中药饮片联盟采购预计2025年4月落地实施中选结果。以某临床常见的慢性胃炎方剂为例,该方剂含有当归、党参、陈皮、白术等12味中药饮片,有5味饮片纳入本次集采,集采后一个疗程可为患者节省120元左右。
“集采战略购买将推动全产业链质量追溯、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对促进中药饮片整体质量提升、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说。
1、本网转载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转载稿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南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南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南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果本网所转载稿件的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ncnews@ncnews.com.cn)或电话(0791-86865371,0791-86865387)通知本网,本网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